1月25日,《義大利王國與阿比西尼亞王國友好合作條約》簽訂,阿比西尼亞王國正式成為義大利王國的半殖民地。
〖 說到ba.65,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阿梅迪奧?梅科濟(amedeomecozzi)上校,此人乃是一戰王牌飛行員。他主張以小型的戰機打擊距前線300千米縱深內的敵方主要戰術目標,以直接支援己方地面部隊的作戰,他認為空軍的一切活動應該以地面戰的勝利為勝利。以事後諸葛亮的觀點看,他的這個思路是比較合乎當時義大利的實際情況。也是和芒果同志的空軍建軍主張一致的。
本來以他的資歷與才華,義大利空軍可能發展成為一支同德、蘇空軍一樣的戰術空軍。但是在當時的義大利空軍理論界,「既生瑜何生亮」的殘酷現實卻又一次上演,空軍理論巨匠、空軍戰略學說創始人杜黑先生他偏偏也是個義大利人。所以,義大利空軍在其「空軍制勝論」的思想指導下最後走上了向戰略空軍發展的道路,可是因為義大利貧弱的工業無法支持如美、英空軍般大強度、高密度的戰略空軍建設,最後落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下場。
而1935年9月首飛的ba.65就是當時的空軍部長巴爾博採納梅科濟的思想,招標的一種以直接支援己方的地面部隊為目標的多用途飛機。義大利空軍希望該機能夠勝任各個角色――戰鬥截擊機、輕型轟炸機、對地協同及照相偵察機。
但是,以當時義大利航空工業貧弱的技術水平,顯然無法滿足這樣的要求。最後布雷達公司設計出來的ba.65根本無法勝任「多任務戰機」的要求。該機發動機功率嚴重不足,可靠性差,始終是影響其有效性的一個瓶頸,而作為對地攻擊機來說最為關鍵的裝甲保護和低空機動性更是無從談起。在芒果同志的記憶里,這樣的飛機完全是最好的靶子。
本來,芒果想勸說海軍放棄這個計劃,可是仔細一想,在當時的義大利要找到一種比ba.65更好的單發單翼攻擊機顯然是不可能的。而放眼國外呢?現在,和老毛子的關係打得火熱,可是人家的伊爾-2原型機tskb-55p要到40年首飛。漢斯的斯圖卡雖然已經34年久已經首飛,可是現在的意德關係還緊張著呢,芒果就算開口要,人家希特勒也不會給。而專業的艦載魚雷機裡頭,**國的97艦攻還要等上2年,還有就是對日式打火機,芒果沒有好感,最後就只剩下花旗國的tbd-1「蹂躪者」了。
最後,想來想去,芒果還是決定順其自然。畢竟,芒果只是個「軍事宅」,你要他去設計飛機有點強人所難。萬一這個ba.65海軍版搞砸了,大不了等兩、三年還可以去買「蹂躪者」或者「斯圖卡」來應應急。
不過經過這一天的海軍視察,芒果發現,自己最近忙於阿比西尼亞的戰事,對國內的軍備工作有些疏忽,是時候該好好管了。如果任由那幫將軍們瞎折騰,到了40年又是一個戰備不利的局面。
在芒果為了ba.65茶飯不思的時候,義大利海軍航空兵的新負責人帕隆納將軍對著ba.65卻是越看越喜歡。對於這個自己上任以來的第一個項目,帕隆納還是相當的認真,他不斷地下基層了解情況,還在飛行員里做調查,同時充分發揮美國教官和大湖公司的智囊作用,最後在外購和自主研發之間選擇了自主研發,填補了義大利海軍航空兵的一項空白(當然義大利公司熟悉軍購潛規則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
在義大利海軍參謀部的規劃里,到1938年義大利海軍至少將擁有3條航母:郵輪改造航母蒼鷹號和鷂鷹號以及輕型航母朱塞佩.米拉利亞號(正在里耶卡造船廠建造中,艦名延用原水上機航母),艦載機部隊將發展到110架戰鬥/轟炸機和40架魚雷攻擊機的規模。而為了這點規模的機群去研製新的戰機顯然是不現實的,當務之急是從空軍的現役飛機中找到合適的機種加以改裝。
而ba.65上艦就是一個看似無奈卻又必然的選擇。路基型的雙座型ba.65,空重2402千克,滿載重2593千克,採用1000馬力的菲亞特或比亞喬氣冷發動機。ba.65的翼展為12.0米,翼面積23.5平方米;機長9.6米,機高3.3米。雙座型最大航速410km/h,最大航程850千米。裝備有布雷達-薩法特出品的2挺7.7mm以及2挺12.7mm機槍和7.7mm的護尾機槍,彈倉內可容納4枚100千克炸彈。油箱採用賽瑪佩(semape)自封內襯保護(這一點比**國的打火機強)。
而另一個選擇ba.65的重要原因是義大利空軍訂購的ba.65並不多(雙座80架,單座81架),所以布雷達公司對於海軍的40架訂單可是相當的重視。這與海軍購買cr.42時,菲亞特公司店大欺客的態度簡直是天壤之別。(人家菲亞特公司和空軍的關係可是杠杠的,根本不在乎海軍的小買賣)
很快在美國老牌艦載機生產、設計廠家大湖公司的幫助下,布雷達公司的aliana)的設計方案出台了。作為一架艦載機首先要加強結構,增添著艦鉤等額外的設備,空重就會不少的增加。對此布雷達公司從兩頭下手,一方面從減重著手,拆除了12.7mm機槍和機腹彈倉。另一方面,換裝了具有更加強勁動力的發動機。遺憾的是,雖然俺們芒果同志一上來就狠抓發動機研發,但是義大利航空業的心臟病還是沒有完全治癒。所以,作為初期型ba.65n將採用r-1830-17型1200馬力發動機,待國家航空動力研發中心的1200馬力發動機成熟后再換裝意產發動機。
為了改善ba.65低劣的低空低速性能,大湖公司建議將該機的機翼延長至15米以上(tbd-1的翼展是15.2米、97艦攻為15.5米),同時為了限制起降速度和改善低速度時的操作品質,在內翼段的后緣還設置了巨大的低速襟翼。在配合最大時速超過500km/h的新型單翼戰鬥機,義大利航母足以壓倒地中海區域的一切對手。
感謝sbz網友alpino提供有關義大利語的翻譯。
〖 經過侵阿戰爭,義大利軍方發現其裝備的大部分武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再加上在將軍們的眼裡上新項目就意味著有更多撈潛規則的機會,所以義大利軍方在侵阿戰爭結束后很快決定開始新一輪的步兵武器招標計劃。新型6.5mm尖頭彈、半自動步槍、通用機槍、12.7mm重機槍、新型衝鋒槍、新型60mm小口徑迫擊炮、新型120mm大口徑迫擊炮等等一大堆項目招標工作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展開。菲亞特、布雷達等軍火商也開始積極運作起來。按義大利陸軍計劃在今後的5年內,將用這些新武器裝備10-15個師的部隊。這可是一筆大買賣啊。
在整個侵阿戰爭期間,義大利一共派遣了20萬多人的軍隊前往東非。現在,按照《意阿友好合作條約》中的有關規定,義大利人正在陸陸續續將部隊撤回本土。為了讓歷盡硝煙的勇士們儘快回國,義大利人每天都安排不少於10個航班,往來與本土與東非之間運人。
至於武器裝備,考慮到馬上將展開的新一**規模步兵武器換裝工作,義大利人除了移交了將部分武器移交給新成立的「黑獅軍」,以平衡阿國國內各股勢力外,把大部分的武器都留在東非準備出售,畢竟把這些即將淘汰的軍火拉回國內也要不少的運費。按照偉大的領袖,芒果同志的想法,這些武器最大的買家將是空一格同志領導下的中華民國。
從清王朝遺迹上站起來的中華民國,從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軍閥割據,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的生存著。國民黨通過北伐,在1928年從名義上統一了軍閥動蕩之中的中國。此時,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日益昭現。鑒於此,中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義大利則需要穩定供應的原料供應.而從1935以來,義大利領袖墨索里尼所表現出來的強烈親中感情,使得雙方的關係到達了頂峰。雖然雙方蜜月期自35年開始到41年香港淪陷結束只持續了不到6年時間。但中意合作仍對中**隊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著深遠的影響;同樣,中意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而中**隊使用意制武器所得經驗又促進了義大利自身的武器發展。
自從把250架cr-42戰鬥機和50架**-79經孔祥熙之手推銷給空一格同志后(詳見第3節),現在芒果同志決定再一次發揮「國際主義」批發些「便宜貨」給空一格先生,以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
在芒果的記憶里,果脯從禮和洋行買的伯福斯75mm山炮,每門美金1.6萬元,炮彈每發美金二十元;毛瑟步槍每條美金三十元,子彈每百發美金五元。參考這個「殺豬價」,考慮到自己買的畢竟是義大利陸軍用剩下的「二手貨」,芒果開出一個「相當優惠」的價格以支持**抗戰。火炮方面:149/12m14榴彈炮每門美金1.5萬元;炮彈每發美金五十元;65/17m13步兵炮每門美金8000元,炮彈每發美金十元。槍械方面:m1891步槍每條美金二十元,m1930布雷達輕機槍每挺80美元,6.5mm卡爾卡諾步槍彈每百發美金5元。芒果還指示銷售人員,如果果脯購炮數量達到百門以上,就附贈圖紙和生產線。反正義大利陸軍要淘汰的東西,不如用來便宜空一格先生。
為了搞定這筆大買賣,芒果特意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副官家布魯·克勞德·艾林奇作為自己的特使前往中國。在出發前,芒果交代艾林奇,自我介紹時說是首相府上的內師爺。同時芒果還告訴了他和果脯高官打交道的訣竅:主要靠傭金,所謂金錢萬能,其次是私情。對於前者,所謂無官不貪,無吏不污。自然是投其所好,有的送現金,有的送禮品。反正這筆開支,最後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對於後者,既然通過飛機買賣已經搭上了孔祥熙,那麼就要多多借用他的人脈,畢竟國民政府里不買他面子的人還是不多。
1936月2月1日,艾林奇懷揣著芒果寫給空一格的親筆信搭乘中國空軍訂購的第一架**.79來到了南昌。在那裡,他首先代表領袖看望在千里之外的義大利援建人員,對他們的國際主義精神進行了高度的肯定。(史實:1935年1月,中意雙方決定在南昌建立「中意國立飛機廠」(works)。
隨後,他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並表示要親自向空一格先生轉交了芒果的親筆信。當得知艾林奇是墨索里尼府上的師爺,果脯高度重視這位」洋大人」,空一格也馬上表示要與他面談。艾林奇見到空老先生后也不多話,簡單寒暄后遞上了芒果的親筆信。在芒果的信里,他以一個「果粉」的身份高度讚揚了空先生的豐功偉績,並表示將最大限度地幫助空先生的抗日事業,最後他提到了東非現在有一批廉價軍火,不知道空先生是否有意。
一流的交際能力、墨索里尼特使的身份再加上金錢鋪路很快來自義大利的帥小伙艾林奇馬上和果脯上上下下打成一片。艾林奇在南京剛買的別墅里,夜夜笙歌,連孔、宋兩家也是乘客之一。同時,義大利人在中意航空合作中所展示的大度,使得所有軍火談判都是水到渠成,非常順利。
最後,果脯以價值1500萬美金的白銀、鎢沙、豬鬃、桐油等物資訂購了這一批二手軍火。
其中購買的48門149/12m14榴彈炮組建了**的第二個重炮團(4個營,每營12門)。這種畜力機動的老炮是義大利人在一戰時從奧匈帝國得到的戰利品,重3070公斤,能以1-2發/分射速將41公斤的炮彈打到8760米遠。現在它們再一次漂洋過海,遠涉重洋來到了陌生的中國。並在後來的淞滬抗戰中有不俗的表現。
同時,果脯在訂購了72門65/17m13步兵炮(18個連)后,成功地獲得了一條生產線,並在1937年5月使用義大利人提供的鋼材在漢陽兵工廠生產出了第一門國產的65/17m13步兵炮。這種輕便的步兵炮深得中國各方軍隊的喜愛。尤其是**軍隊的李雲龍將軍在臨汾戰役期間使用該炮轟擊山西**縣城救妻一幕,更是將該炮與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牢牢地聯繫在了一起。
當然,在這批軍火中也有像m1930布雷達輕機槍(故障多)、brixia45迫擊炮(射程近)這樣讓中**人罵娘的武器,不過總體上說這批軍火對於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是具有極大的意願。尤其是在義大利領袖墨索里尼的親自過問下,至1936年年底之前該批軍火全部交付。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批意制軍火和隨後來華的意軍教官,**在淞滬抗戰將會遜色不少。
——————–分割線————————
埃塞戰爭終於算是瞎扯完了。不知道到各位看官有什麼意見。第一次,寫書感慨頗多。還是那句話,一周保證有一萬字,保證完本,進度的問題,大家請多擔待,畢竟我也是個上班族,用的是業餘時間。另外,說一句,周末休息,大家周一再見吧。
〖 自從cr.42出現以後,芒果意識到歷史正按其原有的慣性繼續前進,義大利軍隊的戰備工作還處在一種無序、緩慢的姿態之中。為此,睿智的芒果決定對這一局面進行改進,目標就是在40年中期為自己打造一支可戰之軍。
於是從1936年的1月中下旬開始,芒果馬不停蹄地對義大利的幾大軍火巨頭進行了走訪,視察新武器的研發工作。視察的結果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凡是自己曾經過問的項目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憂的是,仍由一批過時的項目還在繼續。
空軍方面,新型單翼戰鬥機的發標已經完成。馬基公司的mc200、菲亞特的g.50、雷賈尼的re2000、普羅尼.維佐拉f5、梅里喬那利r051及溫布勒t.18都參與競標。這些飛機現在都在積極的研發中,預計在36年年底之前完成招標工作,37年9月投入現役。
聽著這樣的介紹,空軍參謀長瓦勒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看來他對這個進度很是滿意。但是芒果很清楚在德國,36年的1月,裝容克jumo210a發動機的bf-109已近試飛了(史實)。在英國,到了3月,裝「默林」發動機的噴火原型機也要上天了(史實)。而義大利人的新飛機還沒影呢。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在國家航空動力研發中心的努力下,840馬力的菲亞特a.74rc.38發動機已經提前研製成功。現在工程師正在對其進行改進,估計在再用上一年的時間可以把輸出功率提升到1000馬力左右。而在航空武器方面,30mm的重型航炮進展順利,估計37年年底可以造出樣炮。而布雷達-薩法特也已經完成了使用12.7×99彈的改進型航空機槍的研製工作。
重型戰鬥機方面,義大利空軍35年2月開始招標(比史實提早11個月),博諾米的bs.25、奇爾迪的ch-2、喬納的j-10、帕亞納?卡諾瓦的pc1600、伊馬的ro.53、布雷達的ba.88和菲亞特的cr.25將展開最後的爭奪。不過,等各廠家造成原型機直到投入現役怎麼的也得拖到37年以後。(bf110在1936年5月12日進行了首飛,37年入役)
相比之下,轟炸機方面就要混亂的多。菲亞特的br.20已經在1936年2月10日首飛(史實),空軍對該機極其看好,馬上下訂單了。br-20中型轟炸機全長16.1米,高4.3米,翼展21.56米,起飛重量9.9噸,乘員5人,裝2台1000馬力的菲亞特a-80rc-41氣冷發動機,升限8000米,航程2750公里,最大航速340km/h,載彈量1600公斤.從30年代中期的眼光看是一種不錯的轟炸機,問題是該機的燃油系統存在致命缺陷,一旦被擊中立即會起火爆炸,是蘭州上空的「打火機」(詳見「蘭州空戰」)。
薩伏亞-馬切蒂飛機公司的**.79,其民用型在35年10月已經投入商業運營。不過考慮到海軍艦艇的大多可以進行改造,所以芒果並沒有要求停止建造這些船隻,只是要求加快艦載武器和設備的研製,以便今後的改造工作。
陸軍方面,陸軍把近期的換裝重點放在了步兵武器上:新型6.5mm尖頭彈、半自動步槍、通用機槍、12.7mm重機槍、新型衝鋒槍這些項目夠各大軍火商忙一陣子的,大把大把的銀子往研發人員身上砸。
同時,在法國s-35和b-1坦克的刺激下,菲亞特公司正在特許生產蘇制bt-5坦克。該坦克將安裝一門47mm主炮以取代蘇制火炮。而新型p系列坦克被發動機問題所困擾,陸軍建議前期型可採用bt-5的m-5發動機(400馬力)應急。芒果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倒是在火炮方面,芒果除了指示加快149/40榴彈炮、60mm迫擊炮、120mm迫擊炮的研製外(史實:該炮的研製周期從30年一直到39年,40年開戰是義大利只有不到20門該炮),對於其他項目都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畢竟淘汰了一批奧匈帝國的繳獲炮后,從空一格那裡搞了不少錢,有了錢陸軍自然會去買新炮。
總之,在芒果的強力推進下,從36年開始義大利陸海空三軍的武器大換裝計劃全面展開。整個義大利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兵工廠,許多軍工企業並沒有因為阿比西尼亞戰爭的結束而面臨蕭條,反而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而大部分參與阿比西尼亞戰爭的軍人也只是在放了一個長假探家后,重新回到部隊,而不是被遣散。36年度的軍費開支也是不降反升。
於是,一些關注民生、體察民意的政治家、評論家開始在報紙上對於墨索里尼不顧民生,窮兵黷武的做法口誅筆伐。他們認為在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總算了結阿比西尼亞戰爭后,義大利人民需要的是平靜安寧地生活,而墨索里尼的做法無疑是在為工業壟斷集團牟利。
奇怪的是,這一次新聞與出版局的傢伙居然沒有干涉這些攻擊領袖,攻擊政府的言論。於是,很快各家報社有關這方面的文章開始愈演愈烈,充斥著時政版的頭條。頓時,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義大利人民被煽動起來,眼看一股不小的領袖信任危機就要發生。
但是這股歪風沒能吹上幾天,就無聲無息地消退。不僅如此,而且通過這一事件,義大利人民又一次被他們的領袖墨索里尼先生高屋建瓴、料事如神的判斷力所震驚。使得他們更加堅定地團結這了易墨索里尼同志為核心的法西斯黨周圍。
1936年2月26日,日本二?二六事件,這標準著日本軍事獨裁政權的形成。當然這事對於絕大多數的義大利人來說只是發生在遙遠東方的一次失敗的兵變,和自己沒什麼關係,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不會打到歐洲來的。
但是緊接著1936年3月2日,德軍進入萊茵區一事,卻讓大部分義大利人民理解了領袖換裝備戰的良苦用心:歐洲不太平了,英法是靠不住的,我們只有靠我們自己。
〖 35年以來,希特勒終於不用偷偷摸摸地擴軍了。實行義務兵役制、宣布成立空軍,再加上和英國簽訂《英德海軍條約》。這一年德國的戰備工作搞得有聲有色。現在的希特勒終於按耐不住心中的**,開始將魔爪伸向了萊茵區,以試探英法的底線。
按照《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規定,德國境內萊茵河以東50公里為非軍事區,德軍不得進入。如德軍進入,法軍有權採取軍事行動,英國則有義務以武裝力量支持法國
36年3月2日,時任國防部長兼武裝力量總司令的馮.布隆貝格元帥正式命令德**隊實施「訓練」行動計劃,進軍萊茵區。其實這個計劃是早在一年前布隆貝格就在希特勒的授意下達絕密指令,開始策劃「訓練行動」,擬定具體行動方案,保證要「以閃電速度的一擊」來加以完成。德國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會議,還專門討論了根據布隆貝格指令擬出的行動方案及其各項細節。
為了試探英法的反映,這次行動德軍所動用的兵力只有3個營,目標是邊境城市亞琛。心虛的希特勒還命令,如果法軍作出反應,德軍則即刻從原路撤回。
但是這一把,他賭贏了。面對希特勒**裸的挑釁,法國政府居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當內閣在討論要不要對德國進行制裁時,一戰時的大英雄,現任參謀總長甘末林將軍說:「一個戰鬥行動,不論多麼有限,都可能招致無法預言的意外情況。」想想當時兩國的軍事力量,法國人的100個師對德國的30個師,法國人居然怕德國人發動的「意外情況」,不知道當時的法國憤青是如何安撫自己脆弱的心靈。
而英國的紳士們儘管為德國破壞國際秩序而感到十分遺憾,但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防止法國針對此事採取任何舉措,息事寧人,以免出現連鎖反應。英國竟然是第一個建議法國不要對德國採取懲罰的國家。正如《泰晤士報》說的那樣,萊茵是德國的領土,希特勒只是「回到他自己的後花園」,你們法國人別大驚小怪。
很快19個步兵營和3個炮兵營,合計3.5萬名德**人擁入萊茵區,佔領科隆、科布倫茨、法蘭克福和美因茨,同時,希特勒宣布恢復帝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根據《凡爾賽條約》的條款放棄的的萊茵區主權。
德國人開始歡呼,希特勒的個人威卻達到了高峰。德國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這個人曾聲名狼籍,而且來路不正,但他以邪惡的天才毀滅了魏瑪共和國,廢除了協約國1919年的判決,對凡爾賽和約不屑一顧,正在用軍事力量恢復德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並有望為歷史帶來一個「德國時辰」。
(以上皆為史實)
但是就在世人將目光集中在希特勒身上時,羅馬的「凱撒大帝」墨索里尼先生覺得給這位小鬍子朋友一點顏色瞧瞧,免得他「樂極生悲」。
3月3日,義大利北部的特倫托的空軍基地,4架嶄新的**.79剛剛轉場到達此地。它們被停放在跑道的盡頭,忙碌的地勤人員正在給飛機做檢查。馬上這些飛機將進行一次遠程飛機實驗,為了保障此次試驗的順利進行,這些**.79上的炸彈艙內也被裝上的油箱。
接下去的幾天時間裡這些**.79多次進行了2000公里以上的遠程飛行訓練,其中有2次還是在夜間進行的。在那個沒有gps的年代里,夜間飛行唯一可以依靠的無線電定向儀。所幸,參加訓練的都是老手,馬上掌握了無線電定向儀的使用要來,對於這種夜間長程飛行很快就熟悉起來。
3月7日,來自羅馬,由墨索里尼親自簽發的「天字二號密令」被送到基地。所有的飛行員都明白了自己的任務:使用飛機向德國境內的大城市空投反戰傳單。
3月9日14時,行動開始,精調細選的場務人員飛快地為**.79加油並進行最後的檢查,同時把成捆的「紙彈」裝進飛機。因為已經將彈倉改為油箱,這些傳單就將由機槍手人工拋灑。
為了展示義大利人民的和平用意,這次轟炸機上將包括自衛機槍在內的所有武器全部拆除。一旦遭遇德國飛機攔截,飛行員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79高達430km/h的航速。而根據情報,德國的he-51(詳見en./wiki/he_51)和ar-68(詳見en./wiki/arado_ar_68)的最大航速都不到400km/h,所以每個機組人員對於這項深入德國境內的「紙片轟炸任務」都是信心滿滿的。不過,飛行員們不知道的是,一旦把德國人逼急了,還是可以開來一架無武裝的bf-109原型機,將他們的**.79撞毀的。
為了此次「紙片轟炸」能夠發揮最大限度的「反戰」的作用,顯示義大利的強大軍力,而又不過分刺激希特勒,所以在傳單的內容上也是讓外交部的專家們大傷腦筋。最後決定在傳單上印製一戰時戰場上屍骨累累的照片,告誡德國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而反對希特勒政權的話更是一句也沒有。
參加這次活動的帶隊機長就是在阿比西尼亞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帕特魯思.馮.卡斯特羅普。與在東非高原的殺戮不同,這次他們是為了和平而侵入德國領空。黃昏下,卡斯特羅普和他的戰友們借著最後的餘暉,在機場上展開大地圖,畫著航線,商量飛行路線。起飛前,出徵人員為表達必勝決心,由卡斯特羅普向軍事委員會拍發致敬電文:「職謹率全體出徵人員向領袖及諸位長官行最高敬禮,以示參與此項工作之榮幸,並誓各以犧牲決心,盡最大努力完成此非常之使命。卡斯特羅普皓」。
9日20時30分,經墨索里尼親自批准,4架**.79起飛,向北飛行。三月的歐洲中部雲層很厚,編隊根本無法看清地面,整個編隊就只能憑藉儀錶和特倫托的地面電台導航進行盲飛。當機隊飛臨斯圖加特上空時,也許是飛機的轟鳴聲驚動了德國人,頓時探照燈齊明,深沉的夜空里閃爍著根根光柱。緊接著,高射炮彈流如注,直射天空,在空中炸開一朵朵黑煙。但義大利的空中勇士,根本不理會這些毫無準頭的炮彈,沿既定的航線沉著前行。
23時45分,基地收到了他們發回的電報:「雲高,不見月光,盲目飛行。」這是告訴後方基地,他們仍在安全飛行。雖然只有短短几天的突擊性訓練,但是3個多小時的編隊夜航卻是非常順利,可見義大利空軍之高超素質。
0時37分,經領航員計算和與航行圖對照,確定已經接近柏林。領航員透過雲縫,看到柏林的大片燈火。真是天賜良機!看來德國人毫無戒備。
很快,機隊飛臨柏林上空時,飛機高度降到了2000米。卡斯特羅普和他的戰友們發現萬家燈光就在腳下,欣喜萬分,不禁高喊起來:「到啦!看見燈光啦!」。
「準備投彈!」卡斯特羅普果斷下達了命令。轉眼間,一份份傳單像白色的炸彈一樣從艙板下投出,紛紛揚揚地飄下。
爾後,編隊以柏林為起點,向南按大圓弧飛行,以節省航油。2時12分,編隊途徑紐倫堡再次撒下傳單。2時47分,編隊飛越慕尼黑上空,此時,德國人已經有所察覺,實行了燈火管制,編隊在慕尼黑附近將剩餘傳單全部投放。之後,掉頭向西南沿原路返回。期間,編隊未遭遇德軍戰鬥機攔截。
4時15分,全部4架**.79飛抵安全特倫托的基地,「人道遠征」的歷史使命終於圓滿完成。
為了避免過分刺激德方,芒果指示此事將不做公開的宣傳,算是給德國人一個台階。德國人也很配合的將這些傳單歸結於德國**殘餘的**宣傳(德共在國會縱火案后被取締)。最後,整件事情以戈林同志因為「身體原因」辭去航空部長一職而終結,但是戈林還兼任內政部長和林業部長兩職。
〖 柏林、紐倫堡、慕尼黑漫天飛舞的小傳單,猶如一記來自羅馬的耳光重重地打在了小鬍子元首的臉上,可最讓元首痛苦的是被打掉的牙齒還有自己咽下。因為現在的德國其實只是個紙老虎。
雖然,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表示對此事負責,但是從這些傳單出現的前後順序可以判斷從這些飛機來自德國南部。潛伏在義大利的德國情報人員也發回了消息,稱在特倫托空軍基地當晚有4架遠程轟炸機向北飛行。更有甚者,德國的油墨專家分析出這些傳單所用油墨是義大利印刷業常用的品牌。而通過外交渠道詢問羅馬此事,義大利外交官卻是一副既不否認也不承認的醜惡嘴臉。總之,所有的跡象表明當晚義大利的飛機攜帶了傳單飛到了德國。
如果說這次紙片轟炸是法國人乾的,小鬍子也許是可以容忍的,畢竟人家是歐洲第一軍事大國,而進軍萊茵區的確觸及了法國人的底線。但是這次偏偏高傲的公雞做了縮頭烏龜,而疲軟的麵條卻**了,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雖然,這已經不是義大利人第一次給元首找麻煩了。早在1934年6月因奧地利內閣總理陶爾斐斯被刺而激發的奧地利危機時,墨索里尼就通過在勃倫納山口派遣了4個師使得希特勒放棄了吞併奧地利的企圖(史實)。但是,在大多人德國人的眼裡這盤義大利面可是個軟蛋,伊松佐河戰役給德國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義大利人連只有自己一半兵力的奧地利人也打不過,更別說強悍的德國大兵了。(德國人選擇性的忽視了770公里奧意邊境上的山脈障礙對義大利軍隊的不利影響)
羅馬的這些所作所為再加4個月平定阿比西尼亞的「赫赫戰績」,希特勒決定要重新審視德意關係了。畢竟如果英、法、意這三國真正抱成團,那麼對於小鬍子的野心將會是極大的打擊。
在小鬍子的菜單里,萊茵區不過是餐前甜點,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才是正宗的主菜。捷克離義大利太遠,中間還隔著個奧地利;波蘭更是和義大利八竿子打不到邊;倒是在奧地利的問題上義大利的話語權看來是越來越重了。於是在1936年的3月小心眼而又記仇的希特勒在一封給墨索里尼的信中表示德國同情並支持義大利在非洲的正義事業,願意與義大利共同對付來自西方民主國家的威脅(史實)。
可惜的是,現在的義大利在以芒果為核心的法西斯黨領導下不僅擺脫了阿比西尼亞這個戰爭泥潭,而且綜合國力更是蒸蒸日上。更重要的是,作為穿越者的芒果清楚地知道36年的小鬍子其色荏內厲的本質:沒有制空權,沒用裝甲軍團,沒有閃電戰理論武裝的德**隊有什麼好怕?所以對於小鬍子主動搖動的橄欖枝睿智的墨索里尼先生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深知」欲擒故縱「之計的偉大領袖決定先把德國人晾一邊。
相反,芒果把外交的重點放在英法這邊。他先是通過外交秘密渠道告知英法「紙片轟炸」的實情,並要求英法保密以便不過分刺激德國。芒果很直白地告訴英法的外交官們,義大利作為歐洲五大國(英法德蘇意)中最「弱小」的國家,卻在防範德**國主義復活的問題上貢獻最大,這是不公平的。從「34年第一次奧地利危機」開始到現在的「萊茵區危機」,這些爛攤子無不都在因為義大利人的努力而化解的。所以,英法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必須對義大利人的「正義」事業進行援助。
很快,義大利人為了「歐洲和平事業」所作出的巨大付出獲得了英法的肯定。
對於法國人來說,他們一直在尋求一個可以一起抗衡德國的有分量的盟友。此前法國唯一可以信任的東歐「小協約國」夥伴們(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與其說是法國人的盟友不如說是累贅更確切,他們沒有增加法國的力量,反倒一味向法國索取援助,這可能削弱法國自身的實力。但是一個強大到可以威脅德國南翼的義大利就不一樣了,法、意的聯手必將使得希特勒在軍事擴張道路上遭到重挫(可惜他們忽視了義大利人牆頭草的本質)。
而英國人雖然從35年起開始增加了國防開支,但是紳士們的本質是愛好和平的,他們是不願意看到任何流血事件的,尤其是如果這些血是英國人的。現在既然義大利人不僅僅可以作為阻擋納粹洪流的南方大壩,而且還可以發展到對希特勒的軍事冒險指手畫腳,那麼大英帝國是樂意在經濟上和軍事上付出一點代價的。畢竟有人願意出頭,而咱大英帝國「不差錢」。
很快,偉大的先知,墨索里尼先生開始收穫「紙片轟炸」的果實了。為了獎勵義大利人敢於抗爭納粹德國的英勇事迹,英法紛紛解囊相助。
英伊石油公司(也就是現在的bp,英國石油公司)法國煉油公司.(現在的道達爾公司)開始和義大利石油和天然氣總公司合作開發利比亞的油田。義大利人從英法兩大石油巨頭先進的勘探技術和豐厚的開採經驗中受益匪淺。到1936年底,兩國合作已經打探井18口,發現了3個油氣田,探明可采儲量5.71億噸,原油的日產量達到20000桶(合2700噸)。
同時考慮到一戰時德國潛艇在地中海區域的頻繁活動,為了防止在今後可能爆發的戰爭中u艇對義大利–利比亞航線的襲擊,英國同意在反潛技術上對義大利人進行技術援助和戰術指導。
另外,芒果同志考慮到義大利船廠較低的生產效率,他要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他們從英法兩國引進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提高工業效率,一方面在英法訂購了一批油輪以應對不斷增加的利比亞石油運量。
不過在軍火交易上,芒果倒是碰了個軟釘子,英法都表示現在自己也在忙於備戰,實在是沒有餘力再出口軍火給義大利人。最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芒果從法國搞來了幾台「西班牙·瑞士」發動機和「土地神」發動機。而英國就是不給面子,居然否認「默林」發動機的存在,這讓芒果同志大大的不爽。其實這也不能怪英國人小氣,因為此時的「默林」發動機是只是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亨利?羅伊斯(henryroyce),私下冒險開發的一款發動機,代號為pv12。
〖 三、四月間的義大利正是最適合郊遊的時節。暮春晴朗的天氣,天空是地中海般的湛藍,寧靜山丘上廣布著碧波起伏麥田、挺立如傘的柏樹像一個個符號點綴著彎彎曲曲山間公路,困了一冬的牛羊也開始沐浴在春天的暖陽里,美景在寧靜的古老城鎮和村莊之間點綴著:柏樹覆蓋的山頂,長滿小麥和夏季罌粟花的田野,鄉村的石砌農舍、美麗的文藝復興風格別墅、葡萄園以及古老的橄欖樹。
遊興大發的芒果同志把德國外交官們諒在羅馬,自己卻和「家人們」一起出遊踏青去了。作為穿越者的芒果對墨索里尼的家人並不感興趣,但是帶著自己的兩匹大洋馬出遊又要躲躲閃閃不能盡興,再說他也想借布魯諾?墨索里尼探家之機和他談談,所以機緣巧合促成了這次「家族出遊」。
布魯諾?墨索里尼是領袖的小兒子,空軍飛機員,在阿比西尼亞戰爭中親自駕機轟炸過土人(墨索里尼的2個兒子和一個侄子參與阿比西尼亞戰爭)。1941年8月,布魯諾在擔任比亞喬p.108四發重型轟炸機的試飛員時因為飛機失事而死(史實)。
芒果希望布魯諾能從空軍退出然後加入海軍艦載機部隊,因為現在海軍缺乏老練的飛行員,而且這樣也便以向新生的義大利艦載航空兵灌輸先進的戰術思想,同時也是加大海軍航空兵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但他知道布魯諾是一個害羞、膽小、固執、少言寡語和內向的人,芒果沒有把握說服他。
「孩子,你很喜歡飛行嗎?」心理年齡只有30歲的芒果同志,現在故做老城的問道。
「是的,父親」布魯諾簡單的回答道
「我需要你去海軍,你有興趣嗎?」芒果有板有眼地冒充嚴父的樣子。
「做什麼?還是飛行員嗎?」布魯諾好奇地看著父親反問道
「是的,在航母上作為一名艦載機飛行員」芒果可是解釋他的想法
「我會暈船的,而且我不會游泳」布魯諾回答道,不過他看著父親不可冒犯的威儀,接著說「好吧,我去,那我可以和維托一起去嗎(維托.墨索里尼,領袖的侄子,也是一名參加過阿比西尼亞戰爭的老飛行員),在船上至少我們可以互相照顧」
「好的,不過你先要說服他也去海軍」芒果笑著說。
「應該沒問題的,他不暈船的。」布魯諾回答說。